今天要來推薦個親子好去處, 也是雨天室內景點(?), 順道懷念小時候學生時期的那段時光(哈)
位在桃園的利百代文創館, 除了介紹產品歷史外, 一樓附有餐廳可消費用餐
門口那高大的裝置藝術鉛筆、釘書機跟訂書針, 彷彿自己被縮小來到大人國
有提供停車場相當方便
造訪這天要買票時店員告知不用, 莫非已經不收費了(?)
一樓主要是販賣部跟餐廳, 逛完順道在一樓用餐也是頗方便, 至於有沒有折抵或其他這我就不清楚了(攤手)
順著樓梯走上去, 會先經過DIY教室
適合帶小朋友來體驗, 當然就算沒小朋友, 大人要體驗也是可以的啦
只是要先提早預約, DIY體驗課程製作的商品看起來是:吸水杯墊、筆筒彩繪跟彩繪明信片這三種
二樓除了DIY教室, 再來就是文展區
中間的隔牆兩面都是介紹利百代歷史, 還有產品的起源及出品時間
沒想到印泥台已經有這麼久的歷史了
中間展區是介紹各項明星商品的歷年商品, 正確可說是產品本體及包裝的更新過程
每一格的商品都讓人好懷念, 也勾起了小時候的記憶點, 究竟有哪些商品讓人這麼有共鳴
讓我一起進入這時光隧道看看吧
油印機的時間太久遠, 但大概就是現代的影印機概念
複寫紙現在還是有人在持續使用, 剛出社會第一份工作, 第一次使用複寫紙時很緊張, 很怕沒印過去(哈)
而且還要很節省, 要用到一整個皺巴巴, 被複寫得整張滿滿滿直到複印效果不佳才會拿新的(到底是要多省)
印泥台, 最常見的款式大概就是右邊的, 小時候很喜歡拿著印章到處蓋, 還記得有出過那種非大眾色各種亂蓋(哈)
看到第一張的鉛筆應該引起很多共鳴吧, 歷年各種花色鉛筆, 你/妳的年代是哪一款, 趕快來找看看
記得以前使用鉛筆很喜歡把筆頭削的尖尖, 寫起來的字才會好看, 寫久了變平就會用各種角度
說什麼就是不願拿出削鉛筆機, 畢竟當時我只有簡易版的自己手動, 每每看到有削鉛筆機的同學就好羨慕
追風才跟我說, 現在的削鉛筆機已進步到自動化, 筆插下去就會自動削, 連手搖鉛筆機的力氣都省了, 進步到我不敢置信
再來就是各式彩色筆、蠟筆, 記得小時候都買那種最少的基本色, 每次要畫圖時就好羨慕那種有超多色的同學
每次跟媽媽說, 都會被碎念夠用就好(哈, 現在想想小時候到底是要比較什麼)
就連水彩也是最基本的12色, 而且還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白色都最快用完(噗)
文展區的另一旁, 介紹鉛筆及一些產品的製程, 算是小互動區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
原來看似不怎麼起眼的一支鉛筆原來是這麼製成的
首先是熱感應紙, 相信大家很常見這商品吧, 不管是店家消費的發票、車票....等等
接著是紙捲油蠟筆, 唸書時有陣子會用這種蠟筆來取代螢光筆(畢竟蠟筆可以用很久, 螢光筆用得快很快就沒水了)
當時除了買旋轉式蠟筆, 另種就是筆裡面有一條棉線, 輕輕一拉就可以把外層皮衣撕下, 取代削鉛筆機
當時很納悶那條棉線是怎麼夾層進去的, 來這就可以解答心中的疑問喔
再來就是最基本的鉛筆
原來是先把木板挖槽再把筆芯放進去, 接著壓合成型, 最後再上色裝上橡皮擦就大功告成
最後是麥克筆&印泥台, 看起來就差不多大同小異, 都是用吸水材料吸附顏料置入
看完二樓對於筆的製程及了解, 接著來一樓就是購物啦
各式各樣的文具, 書寫、繪畫及辦公用品, 其中又以鉛筆最多, 而且還蠻豐富多元化
將台灣的文化特色融入設計中, 從市民小吃到一年四季, 送禮或自用都很合宜
逛完之後就更一層了解筆的製程, 看似細小一隻也是頗有學問在裡頭
總以為鉛筆裡的筆芯是鑽洞放進去, 實際走訪才了解我這種想法還真膚淺(哈)
推薦這裡, 不論是親子或是朋友、情侶, 雨天、寒流走室內景點都很合宜
(景點這塊, 每個人的喜好、藝術觀點都有不同感受, 以上僅供參考)
📍利百代彩筆文創館
地址:桃園縣桃園區大誠路2號
電話:(03)361-3020
營業時間:10: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