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779.jpeg

【書名】格局, 決定你的結局

【作者】何權峰

【出版發行】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1(初版)、2020.07(二版)


這本書提供了48條正向思考正能量來開導, 很多字句道理其實都懂啦, 但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想通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拿自己跟他人比較, 但有沒有想過人家在成功的背後付出多少心力, 自己又付出多少?

 

又當遇到不如意的事, 有些人會把事情往好處想, 告訴自己這是磨練, 轉換成養分自我成長

而有些人則是選擇抱怨, 抱怨這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公平, 形成負能量

這些完全就是看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透過這本書的分享開導

如前幾篇一樣, 分享一下我對內文哪些好句特別有感或是想特別與大家分享的

-

1)在這手機橫行的時代, 我真心希望年輕的朋友能多讀點書, 不僅是因為閱讀是能提升能力最快的捷徑, 也因長期閱讀會讓一個人的思想變得寬闊與深遠, 從而眺望未來, 天地一片遼闊, 這即是所謂的“格局”不是嗎? P.004

 其實自己喜歡讀書, 但那種讀書非學生時期的那種課本書, 而是課外讀物

 一直到出社會逛書店時看到喜歡的書籍也是會購買, 只是就是一種隨機的概念

 閱讀真的是提升一個人的好方向, 閱讀讓自己吸取更多新知及他人想發觀點, 進而影響、改變自己的心境及行為

 從去年開始, 我便養成每月要閱讀三本書籍, 從各類書籍吸取不同新知, 就越來越覺得自己還蠻有學問的(哈)

 

2)自我價值不是別人的評價 P.022

 這句說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不要因為別人的話, 就否定或是懷疑自己

 自己才是自己生命中的主人, 要把自己塑造成什麼樣的人全憑你/妳自己主宰, 任何人都無法

 想想, 對方會對你的人生負責嗎? 

 

3)許多壓力的來源並不是別人的攻擊, 而是自我的折磨 P.029

 其實就呼應第二段話, 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但可能會說怎麼可能

 課業壓力來自父母的期望, 業績壓力來自老闆的叮囑, 林林總總的各方壓力四面八方而來

 但有想過嗎, 當這些所謂的壓力自己看得雲淡風輕, 會覺得這是壓力嗎? 若這些壓力全不承受, 反觀的壓力就會全部轉嫁到自己身上, 進而逼迫自己

 

4)別人對你說什麼, 只是反映了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的批評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不滿, 或者他們就是自己所批評的“那種人”。 相反的, 每當受到批評你會憤怒、會去反擊, 那也反映了你的自我認知, 任何讓你受傷的也是你對自己的批評。 P.053

 這段話我的解讀就是當自己在批評別人的同時, 其實自己也是自己口中批評那樣的人, 有種照妖鏡的感覺

 還蠻有感觸的, 以前還是專員的我總是抱怨我主管只會出張嘴, 直到我現在已經是主管了, 有時我就是會做出當年我批評我主管那樣的人

 但其實也不是說我這樣的行為就不好, 我心裡很明白我就是在效法當年的主管, 但我會適時的調整避免把自己越弄越糟

 

5)老子說:不自以為是, 反而會受到別人肯定:正因不自誇別人反而會抬高你:由於眼裡沒有自我, 別人反而會重視你:不炫耀自己的功贖, 別人反而會讚賞你:不誇耀自己的才能, 別人反而尊敬你 P.122

 不外乎就是要告訴大家做人處事要謙卑, 雖然在現在這個世代裡可能覺得謙卑就會被欺凌、佔便宜

 但其實還是有一群人默默的看在眼裡觀察, 等時機一到那伯樂自然就會挺身而出提拔

 

6)生命是一場試驗, 需要你親自去發現。有時你可能做錯, 但你的歷練就是這樣來的:如果你確定那是錯的, 你就離正確更近。一個人犯的錯越多, 他學到的就越多。只要跌倒後記得爬起來, 那犯錯就沒有錯 P.151

 確實是每一次的錯誤就是多一次成長, 但很多時候自己卻是害怕失敗, 寧可小心翼翼求謹慎也不願接受失敗

 這樣的我其實在做任何事上總是膽戰心驚, 把自己搞得神經緊繃壓力很大, 縱使告訴自己失敗為成功之母, 但依舊放不下心中的疙瘩

 我想在失敗這道路上, 需要再多多磨練

 

7)事情如何發生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處理, 以及最後學到什麼 P.159

 我覺得這段話一半對一半不對。對的那半理論就是重點要如何處理, 與其在那邊愁眉苦臉、傷心難過、茶不思飯不想的

 還不如趕緊想想要怎麼解決問題這才是根本解, 苦惱再多問題也不會解決或自動消失

 而不對的另一半則是事情如何發生並不重要, 倘若知道問題是如何發生的, 或許下次遇到同樣狀況可以換另種方式, 甚至避開減少錯誤產生

 

8)如果我不給你壓力和磨練, 你可能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 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程度 P.162

 這段話舉了個小故事, 一名教琴的老師在每次上課時, 都會給學生比上次難度更高的樂譜, 學生一次次地受到挫折, 最後他問老師為什麼要這樣, 而這段話就是老師的回答

 還蠻認同這段話, 就像在舒適圈待久了自然已成習慣, 當換了新環境或是新事物就會排斥抗拒, 但當接受過後一段日子再次回首

 會發現當初到底在抱怨、抗拒什麼, 因為現在做的每件事情得心應手, 也因為這些過程讓自己更上一層學到更多東西

 

9)我們無法改變處境, 但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改變人生, 但可以改變人生觀。沒錯, 只要面向陽光你就永遠看不到黑暗 P.176

 其實就是在告訴你/妳心境上的想法要改變, 與其難過不如開心面對, 或許事情會有不同發展根本沒那麼糟

 

10)人們逃避痛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拖延, 然而拖延行動, 並不會讓痛苦減少, 甚至還延長痛苦的時間 P.219

 還蠻有感的一段話, 以前的我遇上不想處理的事情, 能拖延就拖延, 很多時候會拖延到最後一刻才處理

 雖說有些時候最後一刻處理也不會太晚, 但會把自己搞得很緊張且做事效率受到影響, 有時最後一刻根本解救不了只好瘋狂加班, 做出來的品質不如預期

 後來我就漸漸改變這樣的壞習慣, 與其把自己逼得這麼緊還不如早早作業準備, 充足的時間反而身心舒暢(哈)

 

11)我們常忽略小問題, 認為“這是一件小事, 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 卻沒想到一滴水接著一滴水, 也會累積成湖泊 P.221

 跟上一段話相呼應, 積少成多, 當小事不處理越拖越久, 問題越來越大就需花更多時間處理

 

12)你怎麼對別人, 別人就怎麼對你。我們給出去的, 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這是生命基本的原則 P.234

 很像回力鏢的概念, 丟出去就會彈回來(哈)

 我個人的為人處事態度就同這段話, 我不管別人對我的態度如何, 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對待他們

 當對方釋出不好的善意, 我心裡面就會有著這麼一句話:就不要哪天換你/妳來拜託我(哈), 我好壞

(此篇為單純個人閱後心得, 每個人的觀點皆有所不同, 不必強求與之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咩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